第九十七章 黄明超立功 (第2/2页)
马佳现在看来,三军攻下镇南关并没有受什么大损失,看俘虏都是青壮年,也就动了恻隐之心,原计划的把他们这样的人都枪毙的话,只能是改一改了。
三军出了镇南关五十里是一条河,这条河名叫土砾河,两岸并不高,但都是岩石,河岸像是豆腐刀切的,都是立陡石崖,就像人工开凿的运河一样。
虽然这河只有五十米宽度,但水流湍急,人马无法凫渡。
有个谚语说的很形象:“铜帮铁底土砾河。”
这条河上下八十里只有一座桥,还是铁索木板的,他们在桥的那头挖了掩体,磊了一道坚固的的石墙。石墙上只有几个一指宽的缝隙,可以从缝隙里面对外面的桥面观看敌情。
他们躲在石墙的后面,石墙上盖了巨石,迫击炮炸不懂,手榴弹无能为力,由于他们对外观察的缝隙很小,枪弹也很难透过缝隙。
而他们就能在观察着桥面,看有大德国士兵冲过来,就从掩体里抛出石块攻击人,都不用露出头部。桥面只有三米宽,大德国士兵面对石头块躲无可躲,许多人被击伤攻击受阻。
前面开路的被阻,后面三军人马越来越多,都停下了商讨对策。
公主在镇南关没有过来这一面,薛大帅随着大队过来了,也停下来了,召集几个主要将领研讨过河的方法。
有的主张效仿北国人,在桥上进攻的时候用木板做盾牌,有的主张利用一辆大车,上面做成半封闭的,用厚木板遮挡了,硬壳大车上有几个全副武装的将士,用人倒着推过去。
办法是可行的,但需要时间制作。
“元帅,我有个办法可以试试?”
说话的是黄明超,胸前的裤腰带上插着四枚手榴弹,两支手里各自用绳子捆着三颗,都是拉火绳连在一起的,爆炸起来威力巨大。
“你这是敢死队吗,我们是不用人力去拼的,快卸下来吧,咱们会有办法的?”
“不,大帅,情况紧急,再耽误的话敌人就组成第二道防线了,我就这样冲过去吧!”他看大帅还在考虑,他就不管那些了,扭头就跑上了铁索桥。
对面的敌人是在紧盯着桥面的,看他跑过来了,赶紧对着他投掷石块。可桥面只有五十米的宽度,尽管石块飞来,他也躲避着不停的飞跑,快速跑上了敌军阵地。
他在跑的途中虽然挨了两下石块,可当时并不觉得疼,一口气冲上了敌军磊叠的石墙,威风凛凛的站在石墙上,他居高临下高呼:“我看那个杂碎敢动一动,不老实老子就和你同归于尽!”
这些人害怕了,一颗手榴弹的爆炸威力就能炸死几个人,这麽多的手榴弹如果爆炸,威力会增加几倍。他们只能是呆呆的发愣,可不想被手榴弹炸碎了。
后续的三军都过来了,搜索残敌抓俘虏,给黄明超包扎伤处。他一开始凭的是一股蛮力,敌军的石块打伤了他他也感觉不到太疼痛,现在疼起来了。
现在看,耳朵连着脸被石块划伤了,左脚的大脚趾被砸坏。
他成了立了功的伤员,就不能随着三军一起攻打南羌国了,和运送伤员的车队回了镇南关。
后来,马佳听说了他的事,这就属于孤胆英雄了,他冲到了最前面高举手榴弹威胁敌军,避免了死伤更多的人。她特意到了他养伤的地方来看他,鼓励他尽快养好伤好接着杀敌。
三军一路上追着敌人打,敌军因为土砾河的桥被突破的太快,没有来得及组织好第二道防线,导致大德国三军攻势摧枯拉朽势如破竹,很快就打下了康平里全境,接着拿下了莺歌里。
南羌国人和大德国人同文同种,只是方言有差异,但言语沟通起来没有任何障碍。
薛大帅派人围堵在康平里的各个官衙,抓捕南羌国的地方官,那些被抓的官员们,愿意留任的就留任,俸禄不变还上涨了不少,不愿留任的可以回家了。
不光是地方的官员,下面办事的书吏衙役杂役,村镇的官长一类也是一样的。
那些当惯了官的,一看,现在换了大德国皇家管理国家,以为都得被罢黔回家了,以后连养家糊口都要费劲了,哪里知道还可以留任,俸禄不降却反升了。
他们看这条件太丰厚了,哪有不答应的道理?绝大多数人都留下了。
至于莺歌里,她有另一种考虑,如果南羌国皇家服软了,也不和大德国敌对了再另做打算。